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
健康小喇叭|8岁女童口吐活虫!元凶竟然是它! |
2025年06月27日 11:39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家应急广播、科普中国、南宁疾控、钦州疾控、深圳卫健委、长春疾控等 编辑:陶昌顺 实习生顾小蕊 |
新闻眼近日,江苏扬州一名8岁女童,持续呕吐活虫长达一个多月,经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断,最终揪出致病“元凶”,就是常见的黑色小飞虫——蛾蚋(ruì)。灰黑配色,毛茸翅膀,静止时像墙上的“小黑点”,受惊吓后以0.5倍速漂移。你很有可能在卫生间墙上、浴室地漏或者厨房水槽旁,发现过这个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灰黑色小虫。这种小虫为何会导致女童口吐活虫?我们又将如何避免它的危害?本期《健康小喇叭》带你一起认识认识这个叫蛾蚋的小虫。 蛾蚋。图源:长春疾控 8岁女童“口吐活虫”元凶是它! 近日,江苏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诊室接诊了一个罕见寄生虫感染病例。一名8岁女童在过去一个月,反复从口中吐出一种活虫,辗转多个医院服用常规驱虫药均无效。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经过疾控中心比对研判,最终确诊为毛蠓幼虫感染。医生介绍,毛蠓,也叫“蛾蚋”(ruì),其幼虫常栖息在如浴缸、洗手盆、马桶水箱以及下水管道内壁等。女童家长回忆,家中卫生间的确长期存在小飞虫。医生解释,当孩子在卫生间刷牙漱口,或马桶冲水时水花溅起,幼虫就可能被误食入人体。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佛山传媒、醒目视频 蛾蚋为何常常出没厕所 蛾蚋的足迹遍布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出生和生长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以腐烂的东西为食。 于是,厕所的下水道就像是它们天造地设的家,给它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厨房的下水道这种油水比较多的地方也一样)。 蛾蚋是一类小的双翅目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生活阶段,其中只有成虫阶段有翅膀。 长出翅膀之后,它们会飞出下水道,在下水道口附近的墙壁上休息。 不过,因为它们的飞行能力比较差,所以会经常看到它们定在墙壁上一动不动。 图源:央视新闻 它会主动咬人吗? 不像蚊子,蛾蚋本身不咬人、不吸血,因此不会通过血液传播造成疾病。在这一点上,它比蚊子、臭虫这类家中常客可友好太多了。 然而,蛾蚋的体表构造也会变成病原体的温床。它们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身上难免携带大肠杆菌等细菌微生物。但好在它们的运动能力有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下水道里,因此它传染疾病的风险并不大。由于蛾蚋没有造成过群体感染事件,这种小虫子并未被疾控部门列为常规病媒生物监测对象,所以大家平常对它不必过度担心。 根据国家标准GB/T 31721-2015,蛾蠓并不属于病媒生物,但需要警惕的是,白斑蛾蚋在医院特殊环境中可能会带来感染风险。 巴西某医院披露的案例显示,一重症监护病房爆发了酵母菌感染,追踪溯源后发现竟与排水系统中滋生的白斑蛾蚋种群相关。感染的源头是被白斑蛾蚋排泄物污染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对ICU中的免疫缺陷患者构成了致命威胁。 另一家德国医院的案例显示,医院内捕获的白斑蛾蚋种群中,竟有41.4%的个体携带多重耐药菌。还有药敏试验发现,白斑蛾蚋肠道内发现一种名为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的细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等6种抗生素均呈现耐药性。白斑蛾蚋身上的多重耐药菌可能导致难以治疗的医院感染事件,因此蛾蠓在医院环境中的潜在健康风险值得重视。 白斑蛾蚋体表病原体培养结果。图源:科普中国 遇到它时一定不要用手去拍! 白斑蛾蚋本身不咬人、不吸血,因此不会通过血液传播造成疾病。 但白斑蛾蚋的体表,会变成病原体的温床。 1、传播病菌 蛾蚋的幼虫和成虫都可能携带大量病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它们在下水道里“摸爬滚打”,身上沾满了各种污垢和细菌,然后飞到你的牙刷、毛巾、食物上……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2、引发过敏 蛾蚋的翅膀和身体上覆盖着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容易脱落,飘散在空气中。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吸入这些绒毛可能引发咳嗽、气喘、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3、侵入人体 虽然罕见,但蛾蚋的幼虫有可能通过鼻腔、口腔等部位侵入人体,引发“蝇蛆病”。比如,蛾蚋的幼虫可能钻入鼻窦,导致鼻腔感染、疼痛甚至出血,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蛾蚋怎么除 潮湿、积水的环境极易成为蛾蚋繁殖的温床。梅雨季节到来,多雨闷热,更要注意家庭卫生,特别是下水道系统的清洁维护。 1、清理环境 定期清洁厨房水槽、洗脸池、浴室等区域,避免垃圾和有机污垢在下水道残留,减少积水产生。建议每月对排水口、地漏盖进行刷洗,可使用专业清洁剂或消毒水对下水管道进行消毒除臭。 2、科学灭杀 定期向地漏倒入半杯食盐与苏打粉混合物,配合沸水冲洗。这种操作能够破坏蛾蚋幼虫赖以生存的酸碱平衡环境,达到简单有效的短期灭杀效果。 3、管道维护 使用阻隔性能更强的地漏,断掉它们进入室内的通道。 4、封堵源头 当蛾蚋数量异常增加时,意味着排水系统存在着堆积堵塞的隐患,此时,就需要通一通下水道了。 在此提醒 蛾蚋虽小,隐患却大 夏季潮湿闷热 请做好环境清洁、居家卫生 让这些小虫子再也没机会在你家“捣乱”!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