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填补空白!他的团队揭示了脂肪肝病的患病新机制

2025年06月30日 22:0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李春杏 编辑:陶昌顺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周磊早早就来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学科学院)消化疾病医学研究所,换上工作服,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今年4月,他带领的代谢调控与靶向治疗创新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连续监控和筛选,创建了一种新的脂肪肝模型,首次发现了肝白血病因子是脂肪肝病的致病关键因素。经过进一步研究,他的团队又发现,通过一种叫牛磺鹅脱氧胆酸的物质影响肝白血病因子,能起到缓解脂肪肝病的作用。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治疗该疾病及临床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还登上了国际知名期刊《iMeta》,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我国脂肪肝患病率约30%,脂肪肝已逐渐成为肝癌的主要诱因,但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安全高效的防治手段。”周磊教授曾在德、法、美等国家学习和工作,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广西引进后,他即带领团队开启了脂肪肝病防治的攻坚之旅。

周磊教授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十余年,甚至数十年坐“冷板凳”是常态。无数次的实验设计、操作、失败、推倒重来、方案修改……在浩瀚的科研星海中,周磊和团队成员们凭借着近乎执拗的坚持,艰难地搜寻着那个能解开疾病谜团的关键靶点。

“面对重重挑战,党支部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凝聚力量的核心。”周磊介绍,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党员。党支部不仅组织理论学习,更成为研讨科研进展、攻克技术瓶颈的重要平台。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突破关键技术时,党员骨干们勇挑重担,带头分享经验、剖析难题、探寻解决方案。这种在共同目标驱动下形成的研讨与协作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科研的深入。

正是在这种专注务实、集智攻关的环境下,周磊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突破:首先是模型的突破,为了让研究的模型与人脂肪肝的形成相似,团队不惜花费十余年时间进行监控,首创了一种更有效的新模型,也因此获得了大量以前没有观察到的基因变化;接着,科研人员又创新分析方法,通过细分细胞类型,从数以千计的差异基因中精准发掘引起疾病的关键因子,最终锁定了肝白血病因子,将广西脂肪肝病的研究推向了行业前沿……

如今,周磊团队正与合作伙伴携手,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脂肪肝新药的研究领域。“看到患者因为我们的研究成果而重获健康,是科研工作者内心深处最大的满足,为此坐多年‘冷板凳’也甘心。这份满足,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周磊的语气平和而坚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