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健康小喇叭|玻璃瓶健康环保?研究发现微塑料含量极高

2025年07月16日 13:42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综合科技导报、中国科技网、CCTV生活圈、人民网科普、重庆城市TV现场等 编辑:陶昌顺 实习生 陆荟茹

新闻眼你相信吗?那些看似“健康环保”的玻璃瓶饮品,竟然可能含有比塑料瓶多5到50倍的微塑料!这项由法国食品安全局(ANSES)发布的新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包装材料的传统认知。实验的检测对象是市面上常见的汽水、柠檬水、冰茶、啤酒等玻璃瓶装饮料。实验结果简直暴击:每升平均含有约100粒微塑料,远高于塑料瓶和金属罐中的仅约1.6~30粒不等。本期《健康小喇叭》将带你看看玻璃瓶到底有多少危害!

这些微塑料来自哪里?

进一步分析揭示,这些微塑料主要来源于瓶盖内侧的塑料涂层。团队发现,玻璃瓶装饮料中检测到的微塑料与瓶盖涂层的颜色、形状及聚合物成分完全吻合。他们推测瓶盖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微小划痕,可能是塑料微粒脱落的主要原因。

团队特别指出,目前尚无法评估这些数值的健康风险,因为国际社会尚未建立微塑料安全阈值标准。通过“气吹+水酒精冲洗”的清洁工艺,可使瓶盖微塑料脱落量减少60%。

玻璃瓶没你想象那么好!

1.玻璃瓶的危害:生产过程消耗巨大的能源和排放有害气体

大家可能会觉得玻璃瓶的外观干净、透明,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危害。可实际上,玻璃瓶的生产过程隐藏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根据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玻璃瓶的生产温度高达1500°C,制造玻璃时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这意味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直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不仅如此,玻璃生产过程中还会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空气质量、甚至人类健康都带来严重影响。你想象一下,我们呼吸的空气被这些污染物污染,岂不是让人担忧?

玻璃瓶的生产过程会比塑料瓶高出4倍的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负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玻璃瓶的重量:运输成本和环境负担更大

除了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玻璃瓶的重量也是一个大问题。相同容积的玻璃瓶比塑料瓶重得多。比如,一个1升的玻璃瓶可能重达800克,而一个塑料瓶只有40克。这一差异意味着玻璃瓶的运输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产生更多的尾气排放,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指出,仅从运输角度来看,玻璃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比铝罐高出95%。这也意味着每次我们选择玻璃瓶装的饮料时,不仅自己负担了更高的运输成本,还在无形中加重了环境负担。

当你挑选玻璃瓶的饮料时,是否考虑过它背后的运输成本和环境代价?每一瓶玻璃瓶饮料,背后都有更高的碳排放,影响到我们的地球。

3.玻璃瓶的回收:高温熔化和原材料问题

回收玻璃瓶是我们普遍认同的环保做法,但回收玻璃的过程同样有不容忽视的环境隐患。玻璃的回收需要高达1500°C的温度,这意味着又一次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而且,英国的数据显示,玻璃瓶的回收率仅为67.6%,远未达到理想的回收水平。许多回收的玻璃最终被作为废料处理,因为不同颜色或成分的玻璃必须分开回收,否则会影响回收质量。

除了回收过程的问题,玻璃的生产还涉及到大量的沙子开采。每年全球消耗50亿吨沙子,这不仅加剧了生态破坏,还会导致海岸侵蚀和水土流失。你是否曾想过,在制作每一个玻璃瓶时,可能正在破坏我们的自然资源?

玻璃瓶的回收和原材料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压力,而且回收的困难让我们无法真正实现全面环保。

微塑料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如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引发潜在危害。

具体可能包括:

● 刺激消化道或呼吸道,引发局部炎症;

● 纳米级塑料可能穿透细胞膜,干扰细胞功能;

● 塑料中释放的塑化剂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健康;

● 在母乳或胎盘中发现微塑料,可能影响婴幼儿健康;

● 破坏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引起肠道疾病。

视频来源:CCTV生活圈

可以从这些方面减少微塑料的摄入!

1.减少塑料包装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选择没有塑料包装的食品,或者选择用玻璃、纸和金属包装的产品。

2.改变饮食习惯

避免外卖食品重复微波炉加热,避免使用塑料杯装热饮,避免使用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裹滚烫食物,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

3.食物加热处理

烹饪时,使用沸水焯烫蔬菜,可以去除表面约78%的附着颗粒。饮水时,选择烧开并过滤过的水,而非直接饮用瓶装水。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烧开并过滤水,可以去除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4.多选天然产品

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或天然纤维产品替代塑料制品,选择天然纤维衣物而非合成纤维,定期清理家中的垃圾并减少塑料废物。

微塑料是健康的隐形刺客,正悄悄潜入你的身体。但别慌!记住上述的防护小妙招,筑起坚固的“微塑料防火墙”!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