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
健康小喇叭|识危险,学防护,让田间劳作更安全 |
2025年10月18日 08:01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综合健康杭州、沙湾疾控、青岛宣传、齐鲁壹点、沈阳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河北医大一院融媒体中心等 编辑:陶昌顺 实习生 周佳佳 |
新闻眼在丰收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从稻田中的“隐形杀手”,到麦收时的过敏原;从玉米霉变带来的毒素威胁,到农药、粉尘、噪声等多重有害因素的侵扰。了解这些风险,不仅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更是实现健康劳作、安心收获的关键。本期《健康小喇叭》带你走进田间健康课堂,一起识别危险,学会防护,让劳动更安全,收获更安心。 稻田里的“隐形杀手” 稻田皮炎是从事稻田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同皮肤病的总称,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动物尾蚴性皮炎。 患者如果在经常有鸭子游动、觅食的稻田里劳动,常常引起手脚皮肤出红疹、瘙痒,民间称为“鸭怪”。其实,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尾蚴作怪。它常常寄生在鸭子的身体里,当它钻入人体皮肤就引起尾蚴性皮炎。这种稻田皮炎,以局部瘙痒为主,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即可。 另一种稻田皮炎是因为长时间在水温较高的田里劳动,并受到秧苗、杂草及泥土的摩擦而引起的,大多在稻田里劳动三、五天后发病,手指、脚趾间皮肤肿胀糜烂,民间称为“烂手烂脚”。中医称为湿热水毒,西医叫做浸渍糜烂型皮炎。除了局部灼热疼痛之外,有的还全身发热,所以应内外兼治,同时还必须停止下稻田4—5天。 网友“亚古兽”下田后,腿部出现红肿等症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方平 古秀芳 摄 下田收割,“五严”才安全! 严包伤口:下田前检查手脚,任何破皮、倒刺、烂脚丫、老茧裂口,都要用防水创可贴、胶布或厚凡士林严实封住!伤口没好透,绝不下水田! 严穿胶靴:必须穿!长筒、不漏水、高过膝盖的橡胶水靴! 严戴手套:割稻时戴橡胶手套,防手被稻叶割伤,防摸到带菌泥水。 严防溅染:搅动泥水时尽量动作轻缓,避免污水溅到脸上、眼睛里。必要时可戴简易防护眼镜(如游泳镜、透明面罩)。田里干活时,别用手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 严洗勤换:收工上岸,立刻用肥皂+干净流动水,彻底冲洗腿脚、手臂、手脸!重点搓洗脚趾缝、指甲缝。湿衣湿裤马上换掉,擦干身体,尤其注意擦干脚丫防烂脚。 收麦子也会过敏? 每到麦收季节,总有些人出现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眼痒,这些症状还算是轻的,很多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咳嗽、喘息等,尤其是晚上明显,严重时不能平卧,输液、抗生素治疗的效果都不太明显。 其实,这是霉菌惹的祸。在麦收季节有一类叫做交链孢霉属的霉菌在空气中大量飘散,其浓度比盛花期的花粉量还高。它属于作物真菌,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从春天到深秋都有飘散,麦收时达到高峰,它喜欢禾本科植物,在麦秸上多见。麦收时干热有风的天气有助于其孢子的飘散,加上收割机的作业,如割麦秸,脱麦粒,更利于交链孢霉的飘散…… 玉米霉变也得小心为上 河南秋收因连续阴雨致玉米霉变,部分农民劳作后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引发关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在参与掰玉米等农活后,出现发烧、呕吐、皮肤红肿、起疹子等身体不适。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健认为,“钩端螺旋体病、破伤风杆菌以及其他霉菌、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类似表现,但其中黄曲霉菌的致病占比最大,危险性也相对较高。黄曲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毒性大概是砒霜的60倍。” 韩健介绍,黄曲霉菌在连续阴雨天气中极易繁殖,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强烈。农民在抢收时若未加防护,吸入或皮肤接触毒素后,毒素可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引发急性中毒,表现为发烧、呕吐、呼吸困难及皮疹等症状。 田间劳作会遇到的安全隐患 1.粉尘稻麦收割脱粒可致农民吸入植物尘和泥土,但由于在户外操作且接触时间短,不致于引起尘肺病。棉尘,轧棉时吸入棉尘,可有上呼吸道及眼的刺激症状。干草粉尘,农民在大量动用贮存的饲草时吸入霉变草尘,可出现全身疲乏、发热、畏寒、四肢酸痛、胸闷、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两肺可闻及罗音,反复接触可转变为慢性,呈广泛的肺纤维化,称农民肺。 2.农药农村使用农药时发生中毒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农药的毒性,个人防护不好,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农药污染皮肤,工作后不洗手所致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尤为常见,中毒多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农药用量大,人身暴露面积也大,加上气温高,再不注意个人防护尤其容易发生中毒。 3.化肥有些化肥使用中,可致接触皮炎,眼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4.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地窖内贮存甘薯和蔬菜,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加上缺氧可使人入窖时发生窒息。进入封闭的粪坑,可发生硫化氢中毒。沼气发生池遇到故障下去进行处理时,可能因缺氧或吸收高浓度甲烷而窒息。 5.高热和太阳辐射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炎热季节,可发生农田中暑,发病时间多在11—15点。 6.致敏原常见从事水稻作业的农民,一般出现在春末夏初的插秧季节,是由于谷物过敏原和稻田虫的叮咬所致。 7.噪声在使用大型农机设备时,会接触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8.体力劳动过度繁重可致多种肌肉、腰腿、骨骼疾病,妇女可以产生妇科疾病。 田间劳动虽辛苦,健康防护不可少。科学认识风险、严格做好防护,才能有效避免疾病侵袭,守护自身的健康。希望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丰收的季节里,平安劳作,健康归来。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