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
排便习惯多为每日1~2次或1~2日1次(60%),粪便多为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1日3次(30%),或3天1次(10%),粪便半成型或呈腊肠样硬便。因此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是指在不用通便剂的情况下每周自发排空粪便次数减少(2次或2次以下),而且在1/4以上的时间内有下列症状中两项或两项以上:
粪便在直肠内
粪便形成
开始部分排泄
排出剩余部分
正常大便: 粪便在直肠内成形,所以可以顺利通过肛门排出;
慢性便秘: 整个直肠内粪便分段形成,直肠扩张,压力不足,从而大便不易排出;
(一)粪便检查:仔细观察粪便的形状、大小、坚度、有无脓血和粘液等。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是常规检查的内容。
(二)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痔疮、狭窄、坚硬粪块堵塞及外来压迫、肛门括约肌痉挛或松弛等。
(三)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大肠镜等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粘膜是否存在病变,并可作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四)胃肠X线检查:胃肠钡餐检查对了解胃肠运动功能参考价值。正常时,钡剂在12~18小时内可达到结肠脾曲,24~72小时内应全部从结肠排出。便秘时可有排空延迟。钡剂灌肠特别是结肠低张双重造影,对发现便秘的病因可能帮助。
(五)特殊检查:吞服一定数量不透X线的胶管碎片作为标志物,定时拍摄腹片,了解到标志物在胃肠道内运行速度及分布情况,以区分直肠性便秘或结肠性便秘排粪造影是对排粪动作进行动静态结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此外尚有直接或结肠测压术,肛肠肌电图以及经肛门气囊扩张试验等。
(一)排便次数减少,无便意;
(二)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或用力也无效,甚至需用手抠便;
(三)有排便不尽感,肛门痛或肛周疼痛,出现脱肛,粪便弄脏衣服;
(四)腹胀、腹部不适或疼痛(与排便有关或无关);
(五)全身症状为口臭、头痛、恶心、呕吐,乃至全身不适等;
(六)重度或顽固性便秘患者常焦虑不安,不能坚持工作和正常生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国内外多项CC治疗指南/共识均把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作为CC治疗的基础疗法... [详细]
结肠水疗将过滤消毒的温水经肛门逆向注入结肠,用仪器控制水温和压力,配合腹部按摩,可软化大便、清洁... [详细]
针灸治疗便秘时,应用最多的穴位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毫针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详细]
顽固性CC(重度便秘)患者经内科治疗失败后,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须对便秘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详细]
奇异果:奇异果含的丰富膳食纤维、寡糖,可增加保水性,软化粪便,特有的含硫蛋白分解,可促进肠道蠕动... [详细]
中医一般把便秘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便秘的食疗方法也不同。第一种表现为大便燥结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