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10月12日讯(通讯员 周芸 何梦莹 蓝飞燕)“熊猫血”已说明血型的稀少,而AB型Rh(D)阴性血型的概率更是不足万分之一,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近日,广西一名37岁的AB型Rh(D)阴性血型足月经产妇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手术风险极高,经积极与中心血站协调,无同型血源,险上加险。危急时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联合多学科,历经5个小时成功救治,母子平安。
“熊猫血”遇上凶险性前置胎盘 命悬一线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正常情况下,分娩后15-30分钟胎盘自然剥离。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此次妊娠时胎盘附着于原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发生胎盘粘连、植入和致命性大出血的风险高。在分娩过程中,胎盘无法自行剥离,只能进行人工剥离,这种情况下,血窦开放,瞬间出血可达1000-8000ml,短时间内可能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死亡,因此,很多胎盘植入患者都需要切除子宫保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王素梅主任医师说:“这位产妇的情况非常凶险,一方面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高,手术风险大。另一方面她的血型为AB型Rh(D)阴性,当时联系中心血站,无法配到同型血,加之孕妇及家属又希望保留子宫,对产科医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多学科联合会诊 点亮生命曙光
“产妇孕前情况看似平稳,但随时有大出血导致母胎发生不良结局的巨大风险。”王素梅说道“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难度大,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术前还需要做好备血、多学科联合救治的准备。”
由于AB型Rh(D)阴性血型血源非常稀少,该院经与南宁市中心血站沟通,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同型血源,血型的特殊性使得产妇情况更加危急,也使得手术难度大幅度提高。产科王素梅主任医师、陈悦主任医师组织全科做好充分术前讨论,在医务部组织下,召集“胎盘植入MDT团队”(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超声科、放射科、输血科)进行全院大会诊,最终决定采用术前自体备血、术中自体血回收等备血方案解决术中用血问题,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减少术中出血,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确保手术安全。
5小时奋战 终圆产妇母亲梦
术前,手术团队分别于9月16日、10月5日采取自体血400ml贮存,术前急性等容稀释性备血200ml、术中血液回收。术中回收式输血考验着医院麻醉科医师的操作水平,若混入羊水,有羊水栓塞的风险。
为了保住产妇子宫,减少术中出血,术前由血管外科陈靖主治医师行双侧髂总动脉、腹主动脉造影+腹主动脉球囊留置术,术中间断行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手术由王素梅医师主刀,剖出3300g新生儿,手术历时2小时45分钟,术中仅出血1200ml,术中输注储存式自体血400ml及回收自体血400ml。因母亲为Rh(D)阴性血,新生儿存在Rh溶血病的风险,故出生后转新生儿科监护治疗。历经5个小时,医护团队顺利完成手术,保住了产妇子宫,母子平安。
当医务人员将喜讯告知家属时,全家喜极而泣,纷纷深深感谢付出辛苦努力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