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擎是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救护车司机。从1月24日起,他开救护车先后把16名确诊病人、20多名疑似病人接回南溪山医院。他24小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休息过一天,因为他是医院唯一一个固定接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司机;除一线医务人员外,他是接触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最近最多的人之一。
然而,说起自己的这些经历,温擎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举重若轻的镇定。“害怕吗?会有点,但是更多的是一颗平常心。我不会去问‘为什么是我’,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岗位,这是我的责任。”温擎说。
温擎今年37岁。1月24日,大年三十,他接到医院电话,要去桂林市区接一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这是他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次狭路相逢。作为一名在急诊科工作了10年的“老司机”,他多次接过传染病患者,经验很丰富,所以这一次,他并不慌张,按照工作流程穿好防护服,做好保护措施,把病人接了回来。“当时病人各方面看上去还挺好的,只是有点咳嗽和发热。”没想到,第二天,这名患者就确诊了。
1月26日,鉴于疫情形势,南溪山医院及时成立了疫情专项接待小组,固定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组成。医院司机班有8名司机,其他人都结婚成家,只有温擎还是单身。他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只有我一个固定司机,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感染别人的风险。如果我不幸被感染了,也方便医院治疗和隔离。”温擎很淡然地说出了这番话,也许他在接下这工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情况的思想准备。
温擎并没有把担心放在自己身上,他担心的是,万一疫情严重了,自己一个人会忙不过来。“还好,桂林市疫情控制得较好,所以我一个人就够了。”就这样,他也成为了疫情中的一名“逆行者”,从1月24日至今,他一直为了接确诊和疑似病人而来回奔波。
让温擎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武汉来阳朔旅游的一家5口,那天,因为检测结果出来的时间不同,他从早上10点开始,一天之内去了4趟阳朔,分批把这一家人接回了南溪山医院。最后一趟跑完,已经忙到了凌晨1点。还没来得及打个盹,凌晨3点,他又接到了电话,要去接另一位患者。“疫情就是命令,命令来了,哪顾得上休息。”他说。
按照工作职责,每次接完一个病人,温擎都要对救护车整车消毒。先用巴氏水整车擦拭一遍,再用75度酒精擦拭一遍,然后开紫外线消毒半个小时以上,确保消毒工作没有死角。“消毒工作最不能马虎,这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我们负责。”
从1月24日开始,温擎就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家。医院所有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人,都要在专门的区域隔离起来。每天都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工作,温擎的父母自然是放心不下。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支持自己的儿子,只想到了给他送饭,“我父母想来给我送饭,我说别来了,别来了,万一感染了就不好了。”他跟父母说,医院为他安排了专门的宿舍,每日三餐也准备得很好,他平时也注意防护和休息,让他们放心。
“现在我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要说最想做的,就是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要好好给自己放个假,陪陪一直替我担心牵挂的父母。”他说,“现在我没办法照顾他们,还要让他们天天担心我。到时候好好陪陪他们,尽一个做儿子的孝心。”在采访最后,他又小声嘀咕了一句:“再好好去相个亲,早日成家。”
没有无法逾越的冬日,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坚守着的“逆行者”,一定迎来梦想成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