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健康 > 正文

投票赢好礼|一口入魂!广西油茶:眼睛→嘴巴 →灵魂

2025年05月29日 15:1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付玮烨 陶昌顺 罗婧 关海芳 编辑:陶昌顺

新闻眼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西油茶大放异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嘉宾驻足品尝。就在本月初,被誉为油茶之冠的恭城油茶,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典型案例。这碗凝聚千年智慧的“爽神汤”,从晨光熹微的市井小巷,走向了聚光灯下的世界舞台,实现了华丽转身。
广西油茶,既是大山深处的乡愁符号,也是现代生活的养生密码。它勾连起历史与当下、乡土与远方,尽展千面风华。茶香起处,承载着生活的温度,凝结着文化的传承,更诉说着八桂儿女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这一碗油茶,暖胃,更暖心。
恭城油茶、灌阳油茶、富川油茶、平乐油茶、三江油茶、金秀油茶……广西油茶品类众多,您最喜欢哪一款?即日起至6月6日,参与文末的投票并评论回复,我们将抽取10名热心读者,赠送“瑶古妹”品牌速溶油茶膏大礼包一份。

alt


历史:千年捶打岁月长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陶昌顺

桂北群山间,晨雾未散时,油茶捶打声便在炊烟中响起。“咚咚咚”的节奏穿透竹林,惊起枝头雀鸟,宛如乡间的天然闹钟。

恭城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部瑶族先民的生存史诗。恭城瑶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工作人员黎宝壮考证,早在1400多年前的隋朝,这里的瑶民便已在湿热山林中摸索出对抗湿邪的秘方。

采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古秀芳 绘图

彼时森林蔽日,雾气常年笼罩,人们易染风寒湿痹,而茶叶的苦寒与生姜的辛温,恰如天生一对解药——将两者置于生铁锅中反复捶打,让茶汁与姜汁充分交融,再佐以食盐、油脂熬煮成汤,一碗下肚,寒湿气随汗而散,头脑顿觉清醒。

看似简单的“茶叶+生姜”组合,暗藏生活智慧:茶叶含茶碱醒脑,生姜含姜辣素驱寒,二者经木槌千锤百炼,如同中药炮制般激发药性。

随着时间推移,瑶民又创造性地加入花生、蒜头、葱花等配料,再配上米花、排散、艾叶粑等小吃,让这碗原本苦涩的茶汤,演化出层次丰富的味觉递进——先品姜茶辛烈,再嚼脆果酥脆,最后以回甘收尾,恰如人生先苦后甜的况味。

打油茶八步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古秀芳 绘图

木槌起落间,恭城油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瑶族文化的基因载体。每逢谷雨节气,瑶民必结伴上山采摘新茶与艾草、紫苏等野草树叶,按古方打制“谷雨油茶”,祈求一整年无病无灾。这种与节气共生的习俗,如同一部活态的农耕历法,记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韵律。

晒青、炒青。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古秀芳 绘图

随着广西油茶文化不断传承发展,恭城油茶形成了特定的茶礼、茶规、茶俗,成为瑶族同胞社交的重要礼仪,也是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

曾几何时,恭城油茶如同养在深闺的少女,虽有万种风情,却少人知晓。转折发生在2011年——首届油茶文化节的举办,由此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此后每年,恭城都会上演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瑶族服饰T台秀上,银饰叮当与刺绣华服交相辉映;长桌宴上,千碗油茶热气腾腾,宾客们学着用木槌捶打茶叶,体验最传统的瑶家风情。

2019年,2019名瑶胞同时打油茶的壮观场景,更让恭城油茶以“最大规模打油茶活动”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夜之间红遍网络。

荣誉接踵而至:2021年,瑶族油茶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9月,恭城油茶入选“千帆出海”行动计划中的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成为国礼。2022年11月,恭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日,在浙江举办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恭城油茶再获殊荣,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典型案例。从深山瑶寨到国际舞台,恭城油茶的破圈之路,正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美妙和弦——木槌还是那把木槌,铁锅还是那口铁锅,变的是从山间野味到世界非遗的身份跃迁,不变的是瑶族同胞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

晨雾渐散,新的一天在捶打声中开启。恭城的老茶树上,新芽正吐露芬芳;山脚下的油茶小镇里,研学的孩子们围坐在木锅旁,跟着传承人学习分辨茶叶与生姜的比例。

千年时光,不过是木槌起落间的一呼一吸,那碗金绿色的茶汤,仍在岁月深处,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温热。

风味:一方水土一味茶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陶昌顺

一盏分八桂,风味各千秋。广西油茶,这碗起源于桂北的古老饮品,如同散落八桂大地的珍珠,在不同水土的滋养下,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风味图谱。从恭城的极简捶打到三江的清甜慢煮,每一滴茶汤都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讲述着一方土地的性格密码。

恭城油茶:捶打出来的“油茶之冠”

在恭城,家家户户必备油茶三件套:黝黑的生铁茶锅、形如“7”字的茶树槌、漏孔细密的竹茶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新德手握茶槌,在锅中划出圆弧:“恭城油茶的魂,全在这一捶一打中。”本地小叶种绿茶与黄姜在高温铁锅中相遇,经木槌千次捶打,茶叶纤维彻底碎裂,姜辣素完全释放,沸水翻涌间,金绿色的茶汤蒸腾着辛香,如同一剂醒神的山野药方。

这种严守“茶叶+生姜”的极简配方,没有多余配料的干扰,初饮时舌尖被姜辣激醒,继而茶香在喉间回甘,三碗下肚,通体微汗,神清气爽。也正因这份纯粹,恭城油茶成为各地油茶风味演变的原始版本。

恭城油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古秀芳 绘图

平乐、富川油茶:草木添香的变奏曲

沿桂江而下,平乐油茶在极简之上添了几分灵秀。当地山民偏爱采摘崖壁上的野生山茶树叶,叶片更厚、茶碱更浓,捶打时加入少许陈皮提香,辛香中便多出一缕草木清芬。

百里之外的富川,油茶则染上了紫苏的紫霞。晒干的紫苏叶在捶打时加入,叶脉中的挥发油遇热迸发,与姜茶碰撞出热烈的香气。尤其在秋冬时节,一碗热气腾腾的富川油茶配上腌制的酸豆角,是当地人驱寒暖身的经典搭配。

灌阳油茶:一锅煮万物的豪迈

其他地区还在专注茶汤时,灌阳人已将油茶变成了“可以喝的火锅”:香菇、绿豆、排骨……但凡山中能寻到的食材,均可入锅共煮。木槌捶打茶叶生姜后,煮沸的茶汤成了底料,炖得软烂的排骨浸润着茶味,绿豆吸饱了姜香,米粉裹着油润的汤汁,喝一口便觉山川草木的精魂尽在腹中。

这种“一锅煮万物”的豪迈,源自灌阳多山多林的地理环境。旧时山民上山劳作,需携带能顶饥的热食,于是油茶从单纯的饮品演变为“茶汤+主食+菜肴”的全能型餐食。在灌阳的圩日,街头的油茶摊支起数口大锅,汤底翻滚着猪下水、鸡块、笋干,大家围坐一圈,随喝随添,颇有种“油茶版流水席”的热闹。

油茶火锅。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古秀芳 绘图

金秀、三江油茶:茶汤里的温柔乡

当油茶翻过莲花山脉,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褪尽了辛辣,变得温柔似水。这里的油茶省去了捶打工序,茶叶与姜片直接入锅煮沸,茶汤清透如绿茶,却多了几分姜的微暖。最妙的是搭配酸肉、腌鱼——这些用糯米腌制数月的发酵食品,带着独特的酸香与油脂感,茶汤的清爽恰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被油腻包裹的味蕾,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再往西南,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油茶又换了一副模样。侗家人在茶汤中加入蜂蜜或蔗糖,苦味被甜意中和,只剩下茶的清鲜与姜的温驯。清晨起来,老人们围坐在火塘边,每人一碗甜油茶,就着糯米饭、糍粑片,慢悠悠地开启一天。

从桂北到桂南,从山地到平原,油茶如同流动的文化基因,在八桂大地衍生出N种可能。它是恭城人清晨的提神药,是富川人冬日的暖身汤,是灌阳人劳作的能量罐,也是金秀、三江人待客的温柔乡。当木槌击打茶锅的声响穿越千年,变的是风味,不变的是人与土地对话的智慧。

烟火:市井喧阗煮平生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温暖!一碗六块,半碗也卖。视频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付玮烨 实习生 张振广

晨曦初绽于南宁城隅,官塘菜市渐从沉睡中苏醒。

穿过“大官塘”牌坊,油茶一条街的小店次第开张。铁锅支起,木槌起落,白雾腾起时,茶香、姜香、米花香气在晨风中酿成了市井的烟火诗。

“蒙姐今日早啊。”平乐水上油茶店老板娘彭丽的桂柳话裹着笑意。

“我第一个来是不是要打个折咧?”食客蒙女士刚落座,一碗原味油茶已端放面前。

精盐轻撒,香菜飘落,米花与麻旦果在碗中浮沉,脆柔相济。

油茶的各种原料和配料。实习生 张振广 摄

“这条宝藏小街,是我的心头好。不像饭店的油茶要按锅起售,在这里,6元钱就能过足嘴瘾。”蒙女士说,她在桂林读大学期间爱上了喝油茶,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油茶就像我生活的调和剂,每次送完孩子上学我就会来喝上一碗,偷得浮生半日闲。”


街上的小店里,食客们在畅聊、畅饮。实习生 张振广 摄


一条小街,一碗油茶,是一种联络感情的生活方式。

每到早午餐饭点,这条街上的油茶小店就会人头攒动。小梁油茶店里,买菜归来的阿婆与卸货的汉子同坐方桌,老板梁姐舀茶间隙聊着菜价涨落,说两句雨水太勤,谈笑间,一碗接一碗的油茶递到食客面前。

“这些都是附近的老街坊,每天准时光顾,不用多问,每个人的浓淡喜好我都记得。”梁姐感慨,“和快餐不同,油茶总是有一种人情的温度在里面。”

不经意间,小梁油茶店里多了一位帮手,收碗递茶,动作麻利。梁姐亲热地挽住她的手:“她姓龙,我叫她‘小龙女’,我俩像好姐妹一样。其实她是我的忠实顾客。从起初爱喝我的油茶,到大家越来越熟络,再到现在她有空就会来帮忙,我们因为油茶而结缘。”

街上的小店里,食客们在畅聊、畅饮。实习生 张振广 摄

怎样创新油茶为更多人所喜欢?5年前,李锦威带着在桂林做导游期间了解的油茶文化和制作技艺,到官塘菜市支起了一家元亨油茶铺。铺面不大,但从菜单上却能看出他的用心与巧思——鸡蛋甜酒油茶、温胃扶阳油茶……

“把鸡蛋甜酒和传统油茶‘混搭’,就是想用南宁人熟悉的甜品口味进一步推广油茶,新品很受女顾客欢迎。”李锦威盛出两碗颜色各异的油茶介绍,“这碗颜色偏红的是紫苏油茶,能缓解风寒感冒,这碗颜色偏绿的是艾草油茶,可以温经止血。两款都是这个月新研发的药膳油茶。”

“小李,来半碗新品尝尝鲜吧。”90多岁高龄的唐爷爷在护工的帮助下,坐着轮椅来排队喝油茶,“油茶要人多才好喝,我喜欢的就是这种热闹。”

李锦威麻利地盛了半碗油茶,端到唐爷爷桌前。他乐呵呵地向记者解释:“老人年纪大,有时喝不完一碗,半碗我们也卖。有些熟客喝得不尽兴,就再免费添些。还有些游客,没喝过又想试试,我就盛点让他们尝尝,不收钱。大家既是顾客,更是朋友……”

茶汤入喉微涩,回甘却漫过市井喧嚣。那些家长里短、生计烦忧,都在碗中漾开的涟漪中,淡了踪迹。

宾至:八桂风情入盏来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5月26日,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油茶锅在射灯下泛着暖光。广西油茶品牌“瑶古妹”的客户经理莫秋艳手持木槌,将锅中茶叶与生姜捶打成泥。茶汤混着奶香注入杯中,印度尼西亚嘉宾杨佳丽充满好奇浅呷一口:“油茶奶茶,好喝!”

当木槌起落的节奏与现代展会的灯光交叠,广西油茶正以崭新的姿态,讲述着八桂人文山水的百般风情。

5月17日的“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开幕现场,游客排队畅饮油茶。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回到5月17日的“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开幕现场,雨丝斜织,茶汤氲开,一碗入喉,湿寒尽褪。“当你了解油茶祛湿养生的药膳价值后,对它的喜欢就会加倍。”2019年起在南宁定居的吉林人张欣,起初对南方潮湿的气候并不适应,朋友一次偶然的推荐,让油茶成了她每天的标配,“我今天来这儿就是奔着品尝正宗恭城油茶而来的,刚喝了一碗浑身舒畅。”

追寻而来,惊喜满满。两天时间里,张欣跟着旅游攻略“打卡”了恭城的文庙、武庙、红岩村、月柿基地……她说:“小县城值得深度游,几个月后的月柿节我还要再来。”

浓郁的茶汤、丰富的配料,广西“特饮”一口入魂。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谁说好吃的食物不健康,健康的食物难下咽?油茶独特的味觉体验,正在打破地域限制。

在天津写字楼里,桂林姑娘李佳的办公桌上常备速溶油茶膏。“嘴馋时,我会冲些油茶来喝,那香气秒杀咖啡。”李佳笑道,“好多北方同事在我的力荐下品尝了油茶,说越喝越上瘾。现在他们想喝原汁原味的油茶,考虑节假日组团到广西,托我当导游。”

恭城一家企业最新研发的随身装速溶油茶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去年12月,印度尼西亚媒体人徐小梨跟随“‘东盟伙伴’一起看中国”广西行采访行动深入恭城。临走前,她买了几大袋当地的油茶“小金碗”——速食油茶膏,带回印尼赠送亲友。“没多久就喝完了,大家都说好喝、爽口。问我什么时候再去广西,给他们带货。”电话中,徐小梨直言对“广西味道”的想念。

油茶+文旅,“吸粉”又致富。

三江侗寨厨娘打油茶文化体验馆内,厨娘们正在演绎更富哲学意味的“人生四道茶”:初道焦香喻示脚踏实地,二道方块猪红象征处世正直,三道汤圆祈求事事圆满,四道甘甜寄寓生活美满。该县还发布三江油茶IP形象“油宝”“油果”,通过动画短片、文创产品等形式与公众互动,让三江油茶的文化和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的第三届油茶文化旅游节上,近百名侗族妇女现场展示侗乡打油茶特色饮食文化。黎寒池 摄

在贺州昭平的故乡茶博园,游客不仅能体验采茶、打油茶的乐趣,还能品尝茶香土鸡、油茶点心组成的全茶宴。2024年,8万游客为这里带来超200万元收入。

恭城建成全国首个油茶产业园,网红茶饮店将油茶与芝士奶盖、椰果混搭,打造出油茶奶茶等爆款,吸引年轻一代打卡。

茶烟染青山,客心醉忘还。当暮色中的捶打声再次响起,那是广西在向世界发出邀请——且将这碗茶香收进行囊,共赴一场风味文旅之约。

健康:药食同源润身心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罗婧 实习生 王思尹

稀奇!医院里打油茶?视频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罗婧 实习生 王思尹

将茶叶置于开水中浸泡数分钟,随后在铁锅中熬制猪油,继而将生姜、茶叶、蒜头等食材投入锅中充分捶打约半小时,最终注入开水烹煮……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中医药博物馆科普体验区,一场药食同源的养生对话正在上演。

工作人员正在捶打粉葛油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罗婧 付玮烨 实习生 王思尹 摄

“冬月寒风湿骨,一碗油茶胜似火塘。”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刘偲翔介绍,千百年前,广西的先民们在湿瘴弥漫的山林中发现:茶叶的苦寒能清热降火,生姜的辛温可散寒除湿,二者相合,恰如中医方剂中的“君臣配伍”,直击湿寒困体的痛点。

从营养学视角审视,这碗茶汤堪称微型“营养库”:茶叶富含茶多酚与维生素 C,抗氧化功效显著;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蒜头含有的大蒜素则兼具抗菌与调节血脂的作用。更精妙的是,捶打工序让植物细胞壁充分破裂,使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一碗油茶的养生价值,远超普通茶饮。

工作人员正在滤油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罗婧 付玮烨 实习生 王思尹 摄

油茶怎么喝更养生?刘偲翔认为,油茶传统“趁热连饮3碗”的习惯,与中医温通经络理念不谋而合:热汤入胃,毛孔微开,湿气随汗而出,此为汗法;茶汤刺激胃肠蠕动,宿食积滞随之排出,此为消法。一汗一消之间,身体完成一次温和的大扫除。

对于都市人群,速溶油茶膏的出现堪称福音。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的茶粉,只需热水冲泡即可释放有效成分,让“打油茶”从耗时的手工活变为便捷的养生日常。刘偲翔提醒:“即食产品虽方便,仍需注意原料配比,建议选择无添加防腐剂的天然制品。”

油茶的食材和工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罗婧 摄

油茶适合哪些人饮用?刘偲翔解说道:“夏居空调房,寒湿易侵体,三五碗热油茶发汗驱邪,恰如给身体来了场‘阳光浴’。”她补充说,寒湿体质的女性,生理期前后适当喝些油茶,能有效改善不适。

刘偲翔介绍,油茶的健康适配性与其原料选择密切相关。不同油脂对健康影响差异显著:猪油能润肠通便、补虚益气,鸡油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但长期过量食用有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可以选择茶油、花生油、豆油,甚至可以不放油。”

“油茶的主要原材料是茶叶和生姜。生姜的辛辣可能刺激胃黏膜,胃肠敏感者应减量;茶叶中的咖啡因易引发失眠并阻碍铁吸收,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谨慎饮用。”她提醒,油茶整体属温性食物,阴虚火旺或湿热体质者(有口干舌红、便秘、眼睛刺痛等症状的人群)以及胃溃疡患者,应尽量少食用或者避免空腹食用。

当古老智慧遇上现代科技,油茶衍生出更丰富的养生形态。瑞康医院药膳研发中心高级中式烹饪师黎明介绍,该院研发的粉葛油茶,将解肌生津的粉葛与茶叶共煮,成为缓解肌肉酸痛的良方;紫苏油茶则加入抗菌消炎的紫苏叶,在流感季可有效预防。孕妇在医嘱下饮用紫苏油茶,还能止呕。这些改良配方,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让油茶在医嘱下成为治病良药,更成为一道可口的养生膳食。

油茶药膳

粉葛/紫苏油茶


原料:绿茶约100克、粉葛约200克/紫苏600克、花生约10克、大蒜约10克、姜约300克、油约30克、香葱头和香菜根少许。

做法:茶叶提前用开水泡开备用。先在铁锅中下30克肥猪肉、鸡油或者山茶油,煸出油后放入花生、生蒜米,炒出少许香味后放香葱头和香菜根,随后放入茶叶和粉葛/紫苏一起捶打成茸,加开水熬至出味,放入精盐调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用小碟装好的脆果、炒米、排散上桌即成。一锅油茶料可以煮三锅(次),紫苏油茶中的紫苏每煮一锅(次)放200克。

产业:无边春色出深山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厉害!小油茶,大产业。视频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付玮烨


从锅到碗再到杯,从传统油茶到药膳油茶再到油茶奶茶,广西人“花式”喝油茶的背后,是一场生机勃勃的“土”“特”“产”振兴实践。

溯源油茶勃兴之根,须从土地深处探寻。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油茶发源地,漫山茶树正书写新篇。“这片茶园过去种柿子,如今成了‘黄金叶’。”栗木镇栗木村支书练兵立于黑石垒茶叶种植基地,言语中难掩自豪。

恭城油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实习生 张振广 摄

2021年,村里将60亩土地转型茶叶种植,与南宁多家大型酒店、连锁油茶餐饮店签下订单协议。脱贫户付建忠正在茶园基地里除草。他说,他和妻子在采茶季帮工,加上日常管护,一年可以增收4000元。如今,栗木村正计划扩种茶树至160亩,预计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

恭城的蜕变是广西油茶原料版图扩张的缩影。恭城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贺州昭平县主导的油茶原辅料种植市场,如今被恭城24万亩种植面积打破格局。今年,该县还将新增1800亩茶园,每个乡镇建设百亩示范田,持续推动油茶原辅料种植业扩产增收。

种植业蓬勃之际,深加工赛道同样风生水起。走进桂林品华农业有限公司的一体化基地,自动化生产线与电商直播间比邻而设,方便食品类油茶、精装油茶点心、油茶周边文创等产品琳琅满目。

桂林品华农业有限公司内琳琅满目的油茶产品。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怎么打造独具特色的油茶产品?我们决定朝着‘油茶+电商’发力。”品华农业创始人周颖华展示着手机大小的速溶油茶膏:“小小一袋,撕开即冲,我们产品通过电商最远卖到了新疆,不久前,还和桂林航空合作,把速溶油茶膏加入飞机餐。”其团队创新推出油茶奶茶,将辛香茶汤与椰奶、茉莉交融,仅半年便成网红爆款,直营店扩张计划已提上日程。

基于油茶研制的各类油茶奶茶及部分果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在广西瑶乡油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加料、封装、杀菌、打包……机械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过去手打日产不过百斤,现在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日产量可达5—6吨。”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从田间直达餐桌的油茶预制品,已获得了南宁及周边地区餐饮业和零食业的大量订单。

自动化的方便食品类油茶生产线。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仅桂林市以经营油茶为主的门店达1800多家,带动产业年收入超45亿元,并有望于2026年底突破百亿大关。目前,广西油茶产品已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零售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即食油茶、便携装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重点城市消费市场。跨境电商方面,广西油茶产品入驻天猫、京东全球购等平台,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同比增长38.5%。

恭城一家油茶加工企业的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在对新款油茶产品进行保质期测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摄

“‘油茶+’的创新实践正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更加完善、优质的广西油茶产业生态。”恭城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宁少可表示,期待广西加快建成特色油茶产业集群,通过延长精深加工链条、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从一碗油茶中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体系。

茶锅沸腾处,土地生金、特色生辉、产业链生春,正将千年茶香酿成新时代的富民佳话。

油茶主要营养元素一览

■矿物质:油茶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元素。

■蛋白质:油茶富含植物性蛋白质成分,为素食主义者的蛋白质摄入提供了良好来源。

脂肪:油茶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脂肪,但其脂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植物源性油脂,此类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优质脂类,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油茶中检测到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及维生素E(生育酚)等多种维生素的丰富含量,上述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广西日报》5月30日6、7版版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