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夏乏或是体质失衡信号 专家开出解“困”方

2025年07月20日 07:29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罗婧 实习生 秦佳瑶 编辑:关海芳

三伏天“高温蒸煮模式”即将开启,许多人陷入“浑身困倦乏力、休息不解乏、做事没精神”的怪圈,甚至伴有焦虑烦躁、周身酸痛、食欲睡眠双差、头晕、头痛、耳鸣等连锁反应。在广西“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庆红提醒,这并非简单的“夏打盹”,其背后可能暗藏着其他健康信号。

针对疲劳成因,张庆红介绍:“若上述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中医认为疲劳综合征属‘虚劳’‘郁证’范畴,多因禀赋不足、劳伤过度、情志失调、痰湿互结致气血亏虚、气郁血滞、脏腑失养。”她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达到6个月以上,则属于体质亚健康状态,具体表现为中医九种体质中的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或痰湿质。

在专业医疗干预方面,张庆红表示,经医师辨证后,可选择内服如归脾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壮医三气同步方等中药方剂,或采用壮医火龙灸、壮医药物竹罐治疗等中医壮医特色外治疗法。而对于三伏天不适症状较轻者,张庆红建议可尝试居家调理:练习壮医三气养生操、壮医绣球操、八段锦、太极拳、民族舞蹈(如壮族扁担舞)等活动,以调节情志,促进天、地、人三气同步,同时提醒需注意运动时间与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上,需忌生冷油腻,可适当增加山药、桂圆等健脾养血食物。

张庆红最后强调,内服方药务必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外治法亦需专业辨证后方可实施。通过专业医疗干预与科学居家调理相结合,方能有效应对三伏天常见的身心不适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