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健康小喇叭|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这样饮水才健康→

2025年08月18日 11:35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综合科普中国、科学辟谣、深圳疾控、CCTV生活圈等 编辑:陶昌顺 实习生 隆展鹏 王思凡

新闻眼饮水,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最便宜简单的“养生秘诀”。那么,多喝水有什么好处?怎样饮水更健康?我们日常饮水又存在哪些误区呢?本期《健康小喇叭》带你了解饮水的健康小秘诀。

视频来源:新华智见、中国新闻社

我们为什么需要饮水?

1.水参与人体绝大多数代谢活动

水作为最重要的媒介物质,参与着人体绝大多数的新陈代谢反应,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比如其他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运输等。

不夸张地说,缺水时各项生理功能都会受影响,且影响程度随着缺水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大。

2.充足的水能维持人体各方面的稳定状态

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能帮助人体维持体温调节系统的稳定,也能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严重缺水会影响人体电解质平衡,而电解质代谢紊乱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者甚至会昏迷。

3.有助于保持皮肤、黏膜的滋润状态

充足的水分能帮助身体各处皮肤和黏膜保持湿润,这不仅有助于皮肤黏膜系统发挥自己“免疫屏障”的作用,对于爱美的朋友来说,水润有弹性的皮肤除了依靠护肤品“外调”,更依赖于体内充足的水分供应。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水分的丢失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要知道,即便没有大量出汗,我们每天通过呼吸、排泄、皮肤蒸发就能排出1.5~2 升水分。

因此,我们每天需要补充2.5升左右的水,除去通过饮食摄入的水分,大约需要喝1.5 升~1.7升水才能确保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看起来也就3瓶矿泉水的量,但生活中却有许多朋友都做不到。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公众健康饮水蓝皮书》数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有6.7%的成人每天喝水量完全达到推荐量,约25%的成人饮水量能接近推荐量,其余将近7成被调查对象的饮水量都不达标。大学生群体的喝水量也堪忧,2021年一项调查发现,武汉大学生中有约80%的人每天喝水量低于1.5升。

这几种情况应该多喝水

1.适当多喝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多喝水时可以适当上厕所,减少久坐。

2.泌尿外科不少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结石患者病情复发,主要就是因为喝水少,所以多喝水、多排尿、多运动,有利于预防结石和预防尿路感染,这也是泌尿外科医生经常对患者说的一句建议。

3.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也建议多喝水,因为尿酸主要是溶解在尿液中,喝水多有利于促进尿酸的代谢。

4.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建议适当多喝水补充水分和缓解喉咙不适的问题。

5.还有其他非疾病的情况下,比如喝酒多的时候适当补充水分减少脱水。

6.运动或者户外活动时候,适当多喝水也利于补充水分。

日常饮水存在哪些误区?

1.“千滚水”喝了会致癌?

多次烧开的自来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确会增加。不过,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可以饮用。

与其担心“千滚水”里的那一丁点亚硝酸盐,还不如少吃一些酸豆角等含亚硝酸盐的不健康食品。

2.常喝硬水会得肾结石?

水的软硬程度,指的是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高低。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表明水垢会导致肾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

相对而言,饮水量不够才更容易引起结石病,以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3.喝碱性水会更健康?

普通人没有必要专门去饮用弱碱性水,水的pH值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到证明。

4.边吃饭边喝水会消化不良?

其实喝水不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边吃饭边喝水只要不是大量喝水,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餐前半小时喝水还有助于控制体重。

5.水喝多了会造成身体浮肿?

“大量饮水或造成身体的浮肿”这是错误的观点。浮肿的原因并不是摄取水分过多,可能是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出现了问题。

6.水喝得越多越好?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机体不缺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超出生理需求,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摄入过量的水,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

怎样饮水才健康?

1.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不能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当我们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已有1%~2%,这个时候人体已缺水。实际上,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当身体内的水分丢失达到2%~4%的时候,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表现为尿少、尿液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此外,如果感觉极度口渴、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现象时,就可能已是中度脱水状态。

2.水温在35℃~40℃最适宜

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比较合适,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可以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3.小口慢喝,别大口猛灌

很多人咕咚咕咚一次喝个饱,这种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建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饮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时没事时也随手喝一点,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点水。

4.千万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很多人喝白开水总觉得“没有味道”,喜欢喝饮料,用喝饮料代替喝水。但过量喝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进而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还不利于牙齿健康。事实上,白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5.天热也尽量少喝冰水

水温过凉会刺激到心脏,因为低温的水会使冠状动脉遇冷收缩,影响心脏的工作,不利于血液循环,还会增加患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发生风险。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水温不要过低,实在是不想喝热水,水温也要在20℃~30℃之间。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