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健康频道 > 资讯 > 正文 |
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李影:让温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
2025年08月20日 12:03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陶昌顺 |
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引进银质针疗技术、推动中医进临床、开展脊柱侧弯筛查进校园……这些扎实的工作,是2025年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李影十余年扎根基层的成果。她不断精进技术,培育人才,让“中医+妇幼”的温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在摸索中不断成长 2009年,李影初到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科室仅有3人,技术也局限于简单理疗。面对挑战,她带着“来了就干”的闯劲,主动外出学习,不断充实“诊疗工具箱”。 李影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带教指导。广西云-广西日报通讯员 韦思玲 摄 “中医适宜技术很适合妇幼需求,像盆骨矫正、儿童咳嗽消化不良等。”李影敏锐地看到中医在妇幼领域的潜力。患者需要什么,她就钻研什么,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应对多种需求的全科中医医生。她积极引进银质针等新技术,将传统针灸推拿功底“用活”。 随着她掌握的技术日益丰富,科室开展的项目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十几年间,那个小小的三人科室,已壮大为六十余人的专业团队。李影也从独自摸索的年轻医生,成长为带领团队开拓前行的“领头雁”。 回应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在李影的诊室,患者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她以扎实技术和细致关怀,回应着每一个具体需求。 80岁的王阿婆深受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折磨,痛得无法翻身,又惧怕手术。李影评估后,决定采用银质针治疗,并联合麻醉科实现“无痛操作”。看着细长的银针,王阿婆直皱眉:“这看着就疼,有效吗?”李影耐心安抚:“阿婆,会有点感觉,但肯定比您现在受的痛轻。很多病人效果不错,咱慢慢来。”这句“咱慢慢来”的耐心,让老人放下顾虑。几个疗程后,王阿婆疼痛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又能散步、喝早茶了。 李影到中小学开展脊柱健康科普讲座。广西云-广西日报通讯员 罗悦 摄 李影的目光更投向诊室之外。她关注到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自2019年起带领团队主动走进校园免费筛查,从试点逐步覆盖全城区。“起初家长不了解,觉得干预花钱没必要。”李影说。团队坚持科普,用真实案例展示早筛早治的重要性。如今,家长认知提升,带孩子来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团队已举办3—4期矫正训练营,效果良好,在当地小有名气,每期都“一位难求”。 在基层,李影深知“想患者所想,解患者所难”同样重要。她特别关注儿童感受:“很多孩子怕苦药。”配药时,她会在保证药效前提下,尽量选择口感更好的药材替代苦涩品种,还研发儿童药膳,让孩子在美味中调理身体,让中医药不再是“苦差事”。 用力吹哨,凝聚团队力量 在李影看来,科室的发展不能仅靠个人力量,必须打造既能担当又善于思考的团队。 为此,她从医生入职开始就做好引导,帮助年轻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提高能力:前三年通过内外妇儿等岗位轮岗,摸索自身兴趣领域;考取主治医师后,结合个人特长细分至妇科、儿科、康复等方向,让每位医生在专注中不断提升自我。 李影(左一)引进的银质针技术结合中医整脊治疗腰痹症项目、产后腰腿痛康复项目处于市内领先水平。广西云-广西日报通讯员 罗悦 摄 作为科室带头人,李影常说:“不一定要跑得最快,但是吹哨子要用力。”每月的自控例会,是她“用力吹哨”的阵地。 例会上,她和医生们复盘当月病历,讨论疗效不佳的案例,直面“患者没留住”“治疗效果下降”等实际问题。“这个月转介的几个病人没留住,原因在哪?”“之前有效的方案,这次为何效果不好?”……李影带领大家逐个分析问题根源,推动团队从“机械化工作” 转向 “主动思考解决办法”。李影深知,只有团队持续发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十多年来,李影的脚步始终扎根在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她用坚守证明,基层医生的意义在于把每一项技术做精、把每一次服务做暖、把每一份传承做实。如今,她依然带着团队稳步前行,用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务实的奉献精神,把中医药的温度传递到基层,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