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图片频道 > 高清图集 > 正文

南宁市民深情送别大堤“守护”英雄

2025年10月12日 18:48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陈可夫 沈程 通讯员 翟晓娟 编辑:潘登

视频摄制:记者 陈可夫

alt

市民欢送救援车队。记者 陈可夫 摄

alt

抢险队伍,欢送的人群中,一名小朋友向抢险队伍敬礼表达感谢。记者 徐天保 摄

alt

附近居民自发前来欢送抢险队伍,向连续奋战多日的抢险人员表达感谢。记者 徐天保 摄

10月12日凌晨,南宁市北大桥交通闸门重新打开,10多台应急抢险救援重型车辆打着双闪,灯光划过街道,车身上“军队作风  军人本色”8个字,在夜色中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随着水位稳步回落,持续多日的北大桥二坑口防汛抢险工作,迎来了阶段性胜利的曙光。连日来,挺在大堤上抢险的“守护人”陆续安静撤离,分批踏上归途。

无声的退场,是最安心的告别。

从8日晚上起,连日来,这里一片紧张景象。当北大桥二坑口突发险情、坑口出现小范围坍塌的消息传开,各方力量迅速集结。3000余名指战员、救援队员及志愿者先后带着装备奔赴现场,700余台(艘)救援车辆、船只在岸边排开。

与洪峰赛跑,“连轴转”抗洪,成为抢险队员的满满日程。

11日上午,好消息终于传来:经连续奋战,北大桥二坑口险情基本解除,堤防安全稳定。12日凌晨,封闭多日的北大桥交通闸门重新开启后,水利、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刻接力,高压水枪冲刷着淤泥。邕江沿岸的停车场、岸堤公园,在晨光熹微时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水情趋稳,险情可控。12日6时,邕江南宁水文站水位降至72.98米,稳稳落在73.0米的警戒线以下,且还在持续回落。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广西机动队、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队伍还利用离开前的空隙时间配合现场清淤工作,不少队员制服上沾着泥浆。

“听说抢险队开始撤离,我一早就来守着了!”12日上午8时30分,北大桥二坑口旁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重型设备撤离的消息传开后,北大桥二坑口附近的居民、商户自发聚成了送行的队伍。

人群里,西乡塘区华强街道的居民从老水街买来槐花粉、米粉饺,还有香甜的鸳鸯芝麻糊。“这些美食是老水街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心意。”群众代表钟磊说。

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涵涵挤在队伍前排,小手紧紧攥着国旗,仰头对队员说:“叔叔,我长大了要跟你一样!”

市民许妍妮则牵着孩子,走到西乡塘区武装部的民兵队伍中,“鲜花送给最可爱的人,这是给孩子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有你们在,真的很安心。”

西乡塘区新阳街道年轻党员黄烨,看着队员们的身影格外亲切。他说:“社区党支部一号召,我就报名当了志愿者,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日子,让我对鱼水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堤内一家布艺店的店主刘茗也站在店门口向救援队伍挥手致谢。尽管此前警戒线拉到了店门口,顾客少了很多,但她每天都准时开店,一边打理生意,一边给街坊分享现场的最新情况:“看着他们集结过来,我就踏实了,大家都相信政府的力量。”

随着人员与设备有序撤收,附近道路解除管制恢复通行,南宁市北大桥二坑口防洪应急响应转入四级响应阶段,城市秩序正逐步回归常态。

据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部分人员及设备撤离后,将安排留守人员继续驻守现场,持续开展内外江流量、流速的监测工作,并加强对周边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安。

就在抢险人员有序撤离的同时,邕江沿岸150公里的13个标段上,另一场“战斗”正火热展开。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5000余人次,分段分批次投身灾后清淤与环境整治,高压水枪的冲刷声、铁锹碰撞地面的声响,成了城市恢复活力的序曲。“水退一段、清淤一段、恢复一段。”南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李耿民介绍,北大桥二坑口险情发生以来,全市机关累计有50000多人次参与抢险救援、堤岸清淤等工作,将尽快还市民一个干净的卫生环境和亲水空间。

那些曾在洪峰前后逆行的身影,虽已踏上归途,但双向奔赴的深情会像邕江的水一样,长久地流淌在南宁市民的心中。

alt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