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图片频道 > 高清图集 > 正文

“一声号令,我们可以从阅兵场走向战场!”

2025年09月06日 10:27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晓彤

九三阅兵分列式中,地面突击方队以威武的三角战斗队形领衔装备方阵。驾驭“第一车”的,是第6次踏上阅兵场的一级军士长丁辉。

他是如何驱动着数几十吨重的“陆战之王”,以毫秒级精度驶过检阅核心区?

驾驭第一车“六次受阅”

实现毫秒级精度通过阅兵场

作为装备方队的“第一车”驾驶员,丁辉肩负特殊使命。他的每一个操作不仅关乎本方队队形,更直接引领着后续22个装备方队的行进方向、速度与间距,误差需以毫秒计算。

丁辉介绍,他在装备方队作战群的第一个方队,是箭尖上的领队,走的时间准不准、上线的准确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受阅方队。

“比如,100米最准时间为36秒,误差只允许0.15秒,但我做到了0.05秒。这是什么概念,拿秒表都掐不出来,0.05秒基本上是零误差。”

实现毫秒级精度,没有捷径。丁辉说他的秘诀就是日复一日、分秒必争的严苛训练,甚至形成精准的肌肉记忆。“我们终端操作面板上,有几十个开关按钮,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不能去看,只有靠肌肉记忆盲操作,要练到防止误操作。”

为了提升训练质效,丁辉和战友们还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辅助训练。“这次阅兵,我们的战斗员戴的是智能头盔,走在什么位置、速度是多少、方向有没有偏,一目了然。”

这份驾驭“第一车”的底气,不仅源于阅兵训练场的汗水,更根植于日常演训中对装备极限性能的不断探索。穿越布满障碍的狭窄路段,驰骋沙棘丛生的戈壁荒漠,挑战坦克攀爬断崖的高难课目……一次次极限历练,让丁辉和他的战车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他熟知战车内部上百条线路、数千个接口,甚至从发动机的声响中精准判断速度。

“如果祖国和人民需要

我可以随时从阅兵场走向战场”

1975年,丁辉出生在辽宁省开原县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曾是一名优秀的坦克兵,丁辉从小就听着父亲和坦克的故事长大。“我当兵的时候就想当个坦克兵,平时累的时候、疲惫的时候,我往坦克驾驶室一坐,我就感觉浑身特别有力量。”

此次阅兵,新型的99B坦克与这位相伴坦克三十多年的老兵完美配合,昂然驶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面对装备的快速更新迭代,丁辉都视挑战为动力。“每一次装备的更新迭代,我要把以前的经验、理论全都格式化,就像电脑一样,我要重新装程序。”

刚刚过完生日的丁辉,将此次阅兵任务视为最好的生日礼物,他深知这份荣光的分量。

一人受阅全家光荣,一次受阅终身光荣。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丁辉说要展现军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素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统帅一声号令,我们可以随时从阅兵场走向战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