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 30%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 1~2 个百分点,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中国人口协会所发布的《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长了 38.91%,乳腺癌已成为对妇女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还在以每年 2%的速度递增。

女性自建三道防线呵护乳房:少用药品

女性自建三道防线呵护乳房:少用药品

  乳房是女性性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女性最重要的性敏感区之一,也是分泌乳汁、哺育后代的器官。穿刺活检:最终的确诊仍然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是获得术前病理诊断最常用的手段,通常在B超引导下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 [详细]

乳腺癌的前期有什么征兆?
乳腺癌的前期有什么征兆?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 1、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活动性肿块,质地较硬,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有隐痛或刺痛;2、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4、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详细]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相关。有些高收入者形成了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领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 [详细]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是综合治疗。外科、内科(化疗)、放射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的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均应参与总体治疗计划的设计和保持各种疗法之间的配合,强化整体治疗观念。 [详细]
如何进行乳腺自查?
如何进行乳腺自查?
定期的乳腺自我检查,可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目前我国大多数乳腺癌者都是自己发现异常后去医院确诊的。乳腺自查应每月1次,对月经规律的妇女最佳检查时间应选择在月经后的7-10天内,此时间段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容易发现异常。对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 [详细]
盘点乳腺癌六大诱因:常吃高热量食物
患了乳腺癌,多数患者或家属都选择一“切”了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探索保乳治疗,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者不足10%。饮食习惯不良: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在体内积存使身体发胖,绝经后女性肥胖使乳腺癌危险增加两倍。[详细]
乳腺癌是否容易遗传?乳腺癌发病因素有哪些?
乳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若干因素有关。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 12 岁与大于 17 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 2.2 倍。闭经年龄大于 55 岁比小于 45 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一倍。月经初[详细]
女性:多吃水果更健康 “吃掉”乳腺癌

柑橘  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柠檬、金橘等,都富含维生素c,可防止亚硝胺生成,适宜胃癌、喉癌、乳腺癌和肺部肿瘤患者食用。[详细]

吃吃喝喝 7食物远离乳腺癌魔爪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很多女性谈及乳腺癌的时候都是面色一变,生怕这种可怕的癌症找上门。营养专家建议女人最好每天都食用一个芒果,以达到预防乳腺癌的功效。[详细]

长期高脂高热的饮食、抽烟、酗酒、染发、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是乳腺疾病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 炸弹一:滥用丰胸精油 体内雌激素激增   伴随着SPA的流行,丰胸精油越来越为爱美女性所熟悉。林林总总的精油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在芳香迷人的背后,精油其实是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化妆品,并非人人适合。[详细]
鸡蛋益处:蛋黄含有较高水平的胆碱,与患乳腺癌风险的降低息息相关。富含有助于预防黄斑部退化和白内障的抗氧化剂。[详细]

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积极的预防、早期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我们现在的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乳腺癌虽然对化疗、放疗手术都很好,但是最终也避免不了转移这个问题。3 到 6 年的时间,有可能淋巴和血液已经转移了,死亡率就很高了。早发现,早期治疗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生存率非常高。我们临床上可能看到很多病人,做完乳腺癌手术之后,生存 20 年、30 年的都有。因为现在综合治疗也很好,乳腺的肿瘤对化疗、放疗都很敏感,其它肿瘤达不到这个优势,乳腺癌可以达到,所以早期发现治愈率比较高。

往期回顾

left right

版权和免责声明:健康生活网出品    监制:金秀梅    策划/编辑:谭小丽

凡注有"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健康生活网”或电头为"健康生活网"的稿件,均为广西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并保留"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致电联系人:金秀梅 联系方式:0771-5690008-8820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致电:0771-5690008-8820| ICP证 桂B2-20040022-10
©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