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方式及范围

  • 1传染源:血吸虫是人畜互通寄生虫。其储存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猫及鼠类等30多种动物。
  • 2粪便入水传播:粪便污染水源的方式视各地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家畜管理饲养方法不同而异。河边洗刷马桶、随地大便、施用新鲜粪便及耕牛放牧等尤易污染水源。
  • 3钉螺存在传播: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故仅限于有钉螺的地区,才有可能有血吸虫流行。
  • 4接触疫水传播:在流行区,居民因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接触疫水而感染,如常因捕鱼、打草积肥、游泳、洗物、洗脚等接触疫水,也可因赤足在含尾蚴的地面上行走,尾蚴从皮肤侵入。
  • 5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居民的感染率与当地钉螺受染率成正比。患者以渔民、农民为多,尤以15~30岁的青壮年因反复接触疫水而感染率较高。

    常见症状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 血吸虫病引起的异位损害以肺和脑多见,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病情轻者仅有咳嗽,病情重者可有气急、哮喘、胸闷及咳血痰等。脑血吸虫病多见于病程早期,以青壮年为多见,急性型似急性脑膜炎,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癫痫或瘫痪。

  • 急性: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详细
  • 慢性:慢性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或下痢。轻者可无症状,或每日腹泻2~3次,粪内偶带少量血丝和粘液;重者可有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粪便等。【详细
  • 晚性: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上主要按其体征等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同一患者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详细

    防治吸血虫

用药物灭螺要注意哪些事项

用药物灭螺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药物灭螺时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由于一般的杀螺药的杀螺作用都与温度和饿钉螺接触药液的时间有关系,因此,药物灭螺时,气温最好在20° C以上。同时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雨或暴雨前不宜施药,以免药液流失,不仅影响灭螺效果,而且还回造成公害;【详细

孕妇血吸虫能否用锑剂治疗

孕妇血吸虫能否用锑剂治疗

1. 孕妇患血吸虫病后,在一般情况下应暂缓使用锑剂治疗。锑剂对子宫平滑肌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不象奎宁那样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但使用锑剂后常常会发生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头晕、寒战等副作用,这就容易造成腹腔内压增高,子宫充血,而发生流产或早产。【详细

怎样治疗耕牛血吸虫病

怎样治疗耕牛血吸虫病

慢耕牛血吸虫病一般要由兽医人员治疗。畜主将耕牛牵到兽医站或其它指定的地点,兽医人员先测定耕牛的体重,然后对耕牛进行体格检查,根据耕牛的体重确定耕牛的用药量。 【详细

家畜血吸虫病到哪里去检查

家畜血吸虫病到哪里去检查

儿如果想知道你的家畜是否感染了血吸虫,可到附近的兽医站(院)去检查,或家畜血防医疗队下乡工作时就地检查。【详细

    饮食护理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感染血吸虫会出现皮疹、发热、腹 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人们称它为“瘟神”。

  • 【排钱草煮猪肉】
  • 配方: 排钱草干根30克,瘦猪肉100克。
  • 制法: 瘦猪肉洗净切块,加水3碗与排钱草同煮,待猪肉酥熟,捞去排钱草,加黄酒少许及少量的盐、味精等调料。 功效: 本方具有疏肝健脾利水的功效。
  • 【乌梅陈皮水】
  • 配方: 乌梅25克,甘草10克,陈皮20克。
  • 制法: 加水适量,煎汁服用。
  • 功效: 本方具有和胃止呕的功效。
蔬菜
  • 【饮食禁忌】
  • 1、 不要触有血吸虫病的水源。;
  • 2、 管好水源,不喝生水。;
  • 3、血吸虫病人要注重胃口,以瘦肉粥为疗理 。但要忌口:如、酒、醋 、生鸡、糯米等等;
  • 【瘦肉粥】
  • 配方: 大米50克,猪瘦肉50克,生菜30克。
  • 制法: 1、将大米淘净,加清水浸泡半小时; 2、将瘦肉洗净,剁成细末,生菜洗净,也切成碎末; 3、将大米和适量水放入锅内,用旺火烧开后,转微火熬煮,至米拉开花时放入肉末,煮至肉烂粥稠,加人生菜再稍煮即成。
  • 功效:猪肉中蛋白质和胆固醇的含量较高,还含有维生素和锌等元素。
禁忌

    关注分享

版权和免责声明: 健康生活网出品    监制:金秀梅    策划/编辑:吕超晔

凡注有"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健康生活网”或电头为"健康生活网"的稿件,均为广西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并保留"广西新闻网·健康频道"。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致电联系人:金秀梅 联系方式:0771-5690008-8820
网站地图 | 广告合作致电:0771-5690008-8820| ICP证 桂B2-20040022-10
©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